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说,马云给乡村教师发了三年奖,今天他们要给马老师发个奖!

2018-01-21 天天正能量


“中国可以没有马云,不可以没有乡村教师。”

2016年初,马云在三亚说。


那是他第一次为乡村教师们举行颁奖礼,

许多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触摸浪花沙滩的老师说,

终于可以告诉孩子们,大海是什么样子。 

                                                

                                  

“中国教育最大的希望在农村。”

2017年初,马云在第二届乡村教师颁奖礼上说。


这一年,从乡村教师计划到乡村校长计划,

再到乡村师范生计划,

变化的,是越来越快的公益脚步,

不变的,是对坚守的深深致敬,

是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初心。

        


今晚,海南三亚,夜风温润,

第三届马云乡村教师颁奖礼,感动继续。



这一次,在颁奖前,

马云还向大家“安利”了他的教育脱贫新计划——

“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


他说,

“脱贫首先要从教育入手,七八岁的孩子,
如果第一天在教育上就不公平,

那将永远没有机会。”



心有光芒,必有远芳。

教育脱贫,关注就是希望。



今夜,苦守乡村高山戈壁海岛的他们
成为三亚最耀眼的明星


2015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正式启动,每年举办一届,每届寻找 100 位优秀的一线乡村教师,支持给予每位获奖教师总计 10 万元持续三年的现金资助与专业能力发展机会,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乡村教育创新实践。



今年是马云乡村教师奖的第三年。


三年来,评选出的300位获奖老师平均年龄37.5岁,在乡村一线任教的平均教龄却有17年,他们所在的学校距离县城的平均距离是53公里,并且有50%是国家级贫困县。



他叫曲比史古

他把家里全部的积蓄偷偷用来给孩子们盖校舍

一家五口借住在亲戚家里…


14年前,当曲比史古大学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瓦吾社教学点时,这里只有4个学生。老师们来了又去,教学也断断续续,直到他到来。


在这个两年前才通水电的教学点,曲比老师一呆14年。


14年前,为了让家长们对学校有信心,他召开了教学点史上第一次家长会;

为了把学校办下去,每十天他徒步14.5公里去县城把教学点的物资扛回来;

为了让新老师们留下来,有家的感觉,他从妻子那里“赊”菜给老师们改善生活…



学生越来越多,牛棚坐不下了,问老乡借土坯房。土坯房教室塌了,看着冒着严寒露天上课的孩子们,曲比老师疼在心里。


为了修缮校舍,曲比老师偷偷拿了自己妻子卖菜积攒的、准备用来盖新房的五万块钱,用来盖新校舍。



曲比史古站在自己花了五万元造起的砖房学校里感慨万千,这里的每一个砖块都是他亲手砌上去的,黑板也是自己动手做的。


这些举动感动了当地无数彝族乡亲,而曲比老师却被老父亲拿着棍子追着打。因为直到如今,曲比老师一家五口人只能借住在姐姐家中……



在活动现场,当说起对不起家人的这一幕,曲比史古泪洒现场。最后,他把具有彝族特色的“英雄带”送给了马云,“在彝族有这样的传统,只有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才能佩戴。”


她叫马君

放弃稳定工作,回乡帮父亲办学

她说,八年坚守,让她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


那一年,陕西榆林子洲县高坪乡马塔村没有一所学校。年轻人在外打工,看着村里的留守孩子们,马维帅急了,在自家的窑洞里,这个没怎么上过学的汉子办了村里的第一所学校。


26年办学生涯,他照顾了无数留守儿童,把自己的“芳华”全给了孩子们,却唯独没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从不理解到理解,女儿马君从小就知道:办学太苦了。09年春节,已经在西安有稳定工作的马君看到为了开学忙得白发丛生、满身尘土却乐呵呵的父亲,她忽然就懵了:父亲老了。



在颁奖礼上,马君老师讲到父亲奉献给孩子们的“芳华”,哭了。


父亲老了,学校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


她毅然放弃了西安稳定的工作,抱着出生70天的女儿,和丈夫回到了马塔村,帮助父亲办学。


回乡8年,嗓子累哑了,马君却说,从未后悔。“因为我有一个让我很敬佩的父亲。



在颁奖礼上,马君老师的父亲,在自家窑洞里办学的老校长马维帅也带着家人,来到现场。头发花白的老人浓浓的子洲话铿锵有力:“我虽然没啥文化,但要让我们的娃娃们有文化。”


他叫付玉生

一个曾经月工资8元的民办教师

学生花了18年来寻找他说声感谢


付玉生才56岁,却已是满头白发。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莲花县六市中心小学的教师从16岁高中毕业站上讲台,已在乡村教育一线坚守了41年。


41年,他和学生是师生,更是朋友和亲人。凡村中考出大学生,他必定是座上宾。他曾经让一个孩子,从倒数第一名,变成语文全乡第一。学生毕业后,找他找了18年,只为说声“谢谢”……



因为付老师几次搬家,在颁奖礼现场,师生二人跨越25年后,终于再次相拥,催人泪下。



曲比史古、马君、付玉生……一百位获奖教师,每个老师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感动故事。


时间都去哪儿了?


从青丝乌发,到两鬓斑白,他们坚守在全国各地偏远的乡村一线,用自己的青春照亮了乡村学生的希望!


教育脱贫,

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说了三年,

也坚持做了三年


2015年,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每年为100名乡村教师提供总金额为1000万元的现金资助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支持。


三年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带给老师们的,不止是现金资助和专业支持,更种下无数希望的种子,助力教育事业在乡村的三尺讲台上薪火相传。



左边这个笑容灿烂的“小伙子”叫丁茂洲,他毕业于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是一名90后乡村教师,也是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之一。

2017年最后一天,丁茂洲结婚了。据他说,因为两年前获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这作为一个很大的“加分项”,让现在的丈母娘和媳妇儿“看上了”他。



去年在三亚领奖回来后,10万元奖金,丁茂洲全捐了,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基金。


但从海边捡到的贝壳,他却视若珍宝。他特意在海边给每一个孩子捡了一个贝壳,给他们讲述自己在三亚的见闻。看到走红毯的他,孩子们渴望地说:“我也想看看大海。”

丁茂洲说:“都说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我去不了了,那我就培养我的学生,把他们一个个送出去!



32岁的乡村教师王秀丽,在陕甘边界、宝鸡市最贫困山区拓石的第一九年制学校坚守6年,颁奖典礼现场,她给马云带来一张手工的创意奖状:“最美乡村教师代言人”。


王老师动情地说:“马老师给乡村教师发了三年奖,今天我们想给马老师发个奖。”



除了“马云乡村教师计划”,马云公益基金会还先后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分别计划在10年内投入约2亿元人民币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以及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选拔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成为乡村教师,培养未来的乡村教育家。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吹响脱贫的“号角”,宣布五年投入100亿,马云还给阿里所有高管都指派了脱贫任务,其中马云自己的任务便是“教育脱贫”

甚至在今天中午,马云还邀请80多位企业家商讨教育脱贫,具体落实乡村寄宿学校的升级。


乡村孩子与课本间最后的那5.4公里

马云用乡村寄宿制学校抹平



“2001-2010年,中国乡村学校从51万所并成23万所,农村小学生平均上学距离为5.4公里——这是教育部的数据,很多学生上课,坐船去学校,跋山涉水。”在今天中午于三亚举办的“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试点沟通会上,马云说,“我自己这么觉得,这些孩子不应该走读制,应该是寄宿制。”

为了解决中国上千万乡村孩子上学、住宿、陪伴问题,马云向80余位企业家提出推进中国乡村学校并校、建立乡村学校寄宿机制,号召大家参与精准教育脱贫。

对于“教育脱贫”,马云有着美好的设想:


“周五用校车将孩子们送回家,周一早上再从村口把孩子送到学校;农村里的留守妇女通过培训成为生活管理员,照顾孩子们生活;学校规模大了,有几百个学生,教师也有积极性。”


马云在现场向企业家们倡议道:“鼓励大家为家乡服务,推动并校计划,参与校舍建设、校车捐助,马云基金会负责做标准、监督、落实,每年向公众汇报。”



马云基金会已经先行一步,在2017年启动了乡村寄宿制学校项目试点,为贵州两所学校对接刘晓松等企业家持续三年的支持,共同参与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升级工程。

这两所学校分别是位于黔西南州的大田小学与位于黔东南州的寨头民族小学,项目计划通过三年的支持,建设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将来在更多乡村地区复制和推广。




今夜,属于乡村教师,也属于乡村教育。

心有光芒,必有远芳。

伴随着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
教育脱贫,这束唤醒之光,

正在变得更温暖、更明亮。


振兴乡村教育,改变中国未来,

他们在这里,我们在一起,

就是希望。


感动,关注,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